轻舟已过万重山。

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5年3月25日 下午

启动于 2025-01-12 16:52:31 拖着拖着就成了大三上加寒假总结了

这篇post其实挺久之前我就想写了,但是一方面我还没写完NLP的大作业,另一方面成绩也还没出完,所以我认为这并不能算是一个学期的结束。另外,我还需要时间来整理思路,略微打磨一下我絮絮叨叨的语言,以更好地将脑中的一团乱麻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你的面前————以及,于未来某天点开blog回忆过去的我的面前。

PS:怎么拖着拖着就到正月十五了 🫠 我的拖延症确实得治。。。

大三上结束了,Hard Times Come Again No More.

Hard Times Come Again No More

大三上生活杂谈

几乎全是乒乓球啊喂

首先来流水账一波。

考勤记录20240919 考勤记录20250107
大三上整个学期总共23.5学分,相比于大二下的27.5学分少了不少(下学期总共16学分,更爽了😁),而且因为课程的分布问题,前八周的课确实比较少————因此,我度过了一段堪比《圣经》中“黄金时代”那样悠闲的时光。在那几周里,我基本保持着一周三场球的作息,恐怕是上大学以来目前为止我运动量的颠峰时段。

2024年9月22日上午,我还去打了励志书院的乒乓球友谊赛,拼尽全力喜提小组第三,遗憾落败(总共五人,三局两胜单循环,前两名出线,有一人未到场)。

书院友谊赛的现场合影

比赛之后,我总结了失败的原因。主观上是因为比赛经验不足,总共打了三场比赛,我发球自杀了四五个。其中,在跟小组第一的那场比赛中,大比分1-1战平之后,决胜局9-6被逆转到10-12,最终憾负,可能求胜心和意志力没有对手强吧😭 客观上是因为当时刚刚直改横,“反手无力,正手不精,脚步松散,反应迟钝,没一个动作像样”。在生涯首战失利之后,我没有消沉,而是像体育番中的经典战狂角色一样“兴奋”起来🤓

痛定思痛之后,我为自己制定了一套训练计划:

  1. 基本功训练:大三下最后一个月进行集中训练
  2. 技战术训练:看大赛回放进行总结,学习张继科/方博等的意识、技术教学,网上的战术总结贴
  3. 器材探索:先使用本a锻炼基本功,下一步再入手金满贯龙5,学习马龙的控制流打法,等成为两面弧圈重炮后再入手一把樊sa。
  4. “新生杯周期”目标:2025.10进入励志男单四强,争取拿个男单牌子;2026.10研究生新生杯进入男单决赛。

双十一临近,叠券咬咬牙拿下了乒乓球吧吧友口中的业余神拍——张本智和alc

本人目前战拍
谁曾想,在度过了田园牧歌式的前八周之后,情况在第九周急转直下———考试列和大作业列如Cauchy列般密集涌来,不得不将我的战拍锁进学业空间的正交补中。
学期内的发牢骚
之后就是如上图所示的,被连环考试控制的后八周。😵不过我还是忙里偷闲调剂了一把,分别看了乒超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上海地产vs山东魏桥,全程目睹了樊振东今年的落幕之战。唉,希望东哥的未来会越来越好,等环境清朗之后再回归自己热爱的乒乓球运动吧。
2024.12.31落幕之战

学业回顾

尽可能写的和评课post中的不一样 😂

数学专业课

运筹学

这门课的任课老师仍然是上学期教最优化的刘嘉老师(刘老师人是真的幽默风趣,上课也很有意思。但是不知为何,他任教的课我分数都不高🫠可能是我没get到他的兴趣点,跟他的试卷八字不合吧😂)运筹应该是这学期难度仅次于人智导论的一门课。因为在大二下运筹学讲过,老师跳过了非线性优化方法这一章,只考察线性规划、整数规划、动态规划、随机优化,内容相对简单,而且即使写错了也会给不少过程分。

泛函分析

泛函分析是徐小绪老师教的。有个让我非常想吐槽的点————老师上课竟然用PPT😵前半本书(到Hahn-Banach定理之前)的内容还算比较简单,念PPT还能跟得上,但是到后面共轭空间乃至

开课学期 均分 最高
21届 20 43
22届 15 35

【注】数据仅供参考。

数理统计

数理统计真的是大三上之Nightmare了😇(堪比大二上的数分3,考试的时候差点吓出一身冷汗😵‍💫

数理统计和数分3的相似之处:

  1. 往届的分都挺好看的,算是公认的比较水的课
  2. 都恰好换了老师,老师都是第一年代的
  3. 老师都没有完全对着指定的教材讲。数理统计用自己PPT,数分3板书抄的陈纪修
  4. 老师上课都很玄乎。数理统计的老师让人感觉是在听一场讲座,听的时候是真开心,听完是真不会。
  5. 考试时间都是19:00-21:30
  6. 考试是在同一间教室主C-204(我永远会铭记这间处刑室、屠宰场🥶)
  7. 考试之前老师心血来潮念了考试须知(本科到此为止仅这两场考试念了这玩意🙃)
  8. ……

数理统计比数分3好的地方在于,它考了期中考试!换言之,数分3是突袭战争,在期末的时候给人致命一击。数理统计的期中考试是在第九周,拉开了后八周地狱般生活的帷幕。考试安排在第九周的某节课上,直接在教室里考。当时老师在考场上到处转着看我们答题,最后绷不住了,忍不住开始在教室里边走边口头给全班给那几道较难的大题的hint。。。但是即使这样,最后我们做的还是一塌糊涂,主要是题量和难度严重超标。期中考试不到两小时的时长,题量却是期末的1.5倍。

老师在整学期都没有明说平时分怎么给。考完之后,我自己估了一下分:期末卷面60(70%),如果期中占比20%的话,我可能最后综评只能50多。在煎熬内耗了一晚之后,我继续准备NLP和PDE。也许是因为当时“大敌当前”,我倒是没有做挂科的梦。在回家之后,望着成绩一门一门的出来,但是数理统计却一直不声不响。

我开始做噩梦。

一次是在大清早,做了一个“纯粹”的数理统计挂科的噩梦。另一次是在凌晨,我做梦被一群狼撵了,在跑得最快的那一匹狼🐺马上扑到我身上时,我转身全力回敬了它一记右平勾拳🤛。我醒了,睁开眼发现天还没亮,而且我确确实实出拳了,打在了我床铺左侧位置……吾好梦中打人🤣 虽然第二个梦的内容跟数理统计没有直接关系,但我还是觉得这是由它诱导出的😡数理统计全责!

偏微分方程

贾骏雄老师也是一位有趣的老师,他,最后出的卷子也还算温柔。

在考试4、5天之前,隔壁班一位同学还专门问过我这东西怎么证。但是那天我正急着复习NLP,就没太在意(想着老师期末应该不会再出这个了🥺),就回了她一句“我现在手头证明过程,但是谷超豪上面波动方程那章的最后一节讲了”……没成想,最后一题居然还真考了二维能量不等式(10分)😱考试的时候真的是会的肠子都青了,凭着印象一股脑就往上写了😵‍💫最后卷面95,可能最后一题扣了2-3分吧,只能说已经很满意了😮‍💨感谢贾骏雄老师手下留情🙏

人智 & CS

人工智能导论

刚放暑假的时候,我在选课端上看见这门课竟然用1400报告厅当教室,当时还以为是打错了,等开学之后发现竟然是真的 🤣 暑假选课的时候还有些小插曲。人智导论的课容量本来是180,是数学强基的专业必修课,大家一看课容量这么大,就没太在意。结果选课平台开放大约20分钟之后,直接180/180了,导致我们专业小一半同学都没选上课。最后还是班长出面统计了一下没选上的人数,让教务在后台修改了课容量才解决了问题。

人智导论第一节课-1 人智导论第一节课-2

第一堂课老师点了一次名,彻底破案了————原来这门课好像只对数学强基是专业必修课!不少力学专业、自动化大四的同学选来凑学分,兼之还有许多对人智感兴趣的同学跨选来玩,这门课的人数最后到了220左右(如果我没记错的话)但是宣布考核方式之后,最后只剩100人左右了。

人智导论身为一门导论课,讲的东西还挺多的,可以从智能体、谓词逻辑一直覆盖到神经网络、强化学习等。不过考试难度较低,如果愿意当文科背诵的话,还是可以拿到很高分数的。不过有些怠惰的我选择了得过且过,最后成绩比较一般。补充一句,上课的大教室1400暗暗的环境真的很适合仰面躺着睡觉啊🫠

算法

其实从大一学C语言的时候,我就对算法感兴趣,甚至大一上我还自学过一段时间的数论和算法结合一本书(华章系列的黄皮书,忘记名字了)本来想这学期趁着有这门课,好好学一下各类算法的。恰逢书院学辅搞了一个类似讨论班的活动,我就自己发起了一个“算法讨论班”(我超,盒📦),主用教材为Jeff Erickson的《Algorithms》。在国庆期间,我还专门用beamer做了PPT,第一节课讲了分治与递归。但是大三上学业陡然繁重,兼之没人愿意和我轮换着当主讲,导致这个讨论班难以为继……结果没成想,到期末的时候,学辅竟然拿出经费,为所有主讲人报销一本书。本着不给学校增加负担的想法,我选了本70¥左右的清华大学出版社的Boyd《凸优化》之中译本,刚好可以等大四上的时候用😁

这门课我最后考的也挺一般的(不过和计试一个班一张卷,也算是情有可原🫠)我关于算法的知识基本都是自学来的,清华大学屈婉玲老师在Coursera上的免费算法课,说实话讲的比学校老师好。。。老师上课经常侃大山

自然语言处理

这门课的主讲是姜沛林老师。NLP的上课方式非常丰富:

  1. 让同学自愿报名在课前讲解交叉熵、EM算法、依存语法等内容
  2. 郭宇老师讲了文本分类诸算法;丁宁老师来做了一期大语言模型的讲座
  3. 请人智学院的大四创业/科研的学长来分享自己的创业/科研经历

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小组报告的验收环节(去给老师讲述自己写的代码的逻辑)总共四次小组作业,我们小组四人每人负责一次验收。我负责的那次刚好跟pde上课时间撞上,结果刚好那天姜老师有空,提前就到了验收代码的地点(人智楼2楼的公共区域,好像是CVPR上机的地方)姜老师允许我们在期末考试之后再做大作业,,最后仓促地完成了大作业(大作业只拿了90分,应当算是比较低的分了)。

竞赛

有心栽花花不成,无心插柳柳成荫。去年仓促准备了数模国赛与数学竞赛,结果数模省一、数竞省二;今年算是比较认真地准备了国赛,基本没看过CMC,结果CMC竟然拿了省一,但是数模却退步到了省二 😓 可能人生就是这样吧 😇 准备下学期再重新搞一搞数分高代,大四再战CMC,顺便再准备一下复赛,努力努力弄个国一,让我的不完美的竞赛生涯能够在最后一年圆满落幕。😉

寒假总结

数学

这个寒假真正做到了放空自己,基本上算是没学一点数学😂所以我打算正月十六就去学校,收拾收拾床铺,去图书馆约个箱子,调整一下新学期的状态。

图书馆短信 图书馆公告

乒乓球

训练

这次寒假我一扫之前日均步数两位数的常态,而是时常出去打球。找发小胡乱打球,强拉着老爸打正反手连续性练习,和球场里的老头讨教,大年初二和低我三届的高中学弟进行练球+直横大战……

小区地下室的乒乓球台

2025WTT新加坡大满贯

大三上条件比较艰苦,只能上课/空闲的晚上抽空看最后几场……至于寒假?根本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!😋这次我为了看WTT以及后续诸如亚洲杯等比赛,专门充了咪咕的一整年的会员。

没想到这一站大满贯第一轮就开始发刀子😅逆天的签位让申裕斌和田志希在第一轮比赛就碰上了,田姐在她的好妹妹手中完成了单打生涯的谢幕。听说田姐要去备孕生宝宝了,祝田姐家庭幸福万事顺遂(从她社交平台上面来看,她退役之后确实过得很开心,毕竟没有压力了😂)

田姐的退役之战 徐孝元1
徐孝元2 徐孝元3

韩国女乒的另一选手徐孝元非常不幸在第一轮就遇上了孙颖莎,被后者用过硬的正手实力结合“拉冲”、“拉吊”战术4-0摧枯拉朽地击败了。但是有一说一,这个状态我真没看出来是37岁的人🥲徐阿姨真的属于是乒坛不老神颜了🤗

接下来是男乒方面,奥恰被梁靖崑让二追三的那场比赛很值得一看。两人最后一局打到爆分,大胖真乃收视率打法领域大神🤣

大胖经典球拍插裆 大胖在比赛中

半决赛大胖4-3头子的那场也不错:大胖开局3-1,然后被头子连扳2局。决胜局触发“乒坛概念神”之“决胜局大胖”,头子拼尽全力无法战胜,被梁靖崑稳稳拿下。这也为乒坛提供了新的破遮思路,即接发球环节可以质量不太高,但是一定要防住头子第三板的爆拧/撕或者侧身爆冲,然后近台借力防回头/主动退到中远台找准落点拉足旋转🤓这是东哥“劈长流”破遮的又一成功案例。大胖一直发挥神勇,决赛与林诗栋的较量也是可圈可点😺林诗栋的相持确实太强了,强如大胖也难以拉穿他。。。

总感觉林诗栋有种欧洲球员的感觉,中远台才是他的舒适区,反手一下下真的跟甩鞭一样,太爆了🤯蝴蝶既然已经签了林诗栋,就赶紧出几期反手发力教学啊(最近B站“樊译小队”翻译的樊振东教学就挺好的给为爱发电的乒乓球爱好者respect)在线等,挺急的。话说不知道什么时候蝴蝶能出一款林诗栋alc,今天比赛好像还是金标vis,石头赶紧拿点三大赛来证明自己吧!🥰

赛点制止观众席闪光灯 林诗栋成就2025WTT新加坡大满贯三冠王

决赛的相持跟1/8决赛林诗栋林昀儒的对决一样精彩,林诗栋和梁靖崑都很棒👍🏻 也恭喜林诗栋成为新世一。这一站唯一有些遗憾的陈垣宇。之前我也看了WTT马斯喀特站的直播,当时他决赛击败张本智和真的让人眼前一亮。他作为正手利选手,竟然用的是vis,希望他和石头小曼等新生代球员能在接下来的亚洲杯赛出风采,取得好成绩。

展望未来

下个学期我应该会去联系导师,开始了解一下组里的研究方向等事宜;估计还会加强乒乓球的训练。
总之,希望能够一帆风顺吧。学术与乒乓,人生与理想,或许都该如单调有界的实数列——不必急于收敛,但求步步为营。


大三上学期&寒假总结
http://dbqdss.github.io/2025/02/12/随想录/大三上学期&寒假总结/
作者
DBQDSS
发布于
2025年2月12日
许可协议